<pre id="gtqqu"><label id="gtqqu"><menu id="gtqqu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  1. <td id="gtqqu"></td>

      <td id="gtqqu"></td>

    2. <table id="gtqqu"><ruby id="gtqqu"></ruby></table>
      1.  作者:bosika
      2.  積分:616
      3.  等級:六年級
      4.  2013/05/16 14:32:21
      5.  
      6. 樓主(閱讀:5980/回復:0)以太網的關鍵技術-載波監聽多路訪問及沖突檢測通信控制機制

        通信控制機制CSMA/CD,算法規定了同一以太網內的多臺計算機共享一個通道的方法,CSMA/CD控制規程的核心問題:解決在公共通道上以廣播方式傳送數據中可能出現的問題(主要是數據碰撞問題)?刂七^程包含4個處理內容:偵聽、發送、檢測、沖突處理。

        1. 偵聽:通過專門的檢測機構,在站臺準備發送前先偵聽總線上是否有數據正在傳送(線路是否忙)。若“忙”則進入后述的“退避”處理程序,然后再進一步反復進行偵聽工作;若“閑”,則確定算法原則決定如何發送。

        2. 發送:當確定要發送后,通過發送機構,向總線發送數據。

        3. 檢測:數據發送后,也可能發生數據碰撞。因此,要對數據邊發送,邊檢測,以判斷是否沖突了。

        4. 沖突處理:當確認發生沖突后,進入沖突處理程序,有兩種沖突情況:
        A. 若在偵聽中發現線路忙,則等等一個延時后再次偵聽,若仍然忙,則繼續延遲等待,一直到可以發送為止。每次延時的時間不一致,由退避算法確定延時值。
        B。若發送過程中發現數據碰撞,先發送阻塞信息,強化沖突,再進行偵聽工作,以待下次重新發送(方法同上)。

        上述過程可以用下述的流程圖來描述。

        在CSMA/CD算法中涉及一個退避算法,該算法一般采用二進制指數退避算法來實現。其主體思想如下:
        首先退避時間以時數來衡量,一個時隙一般為30ns,假設在初始退避范圍隨機選擇一個數目n(其值必定為2n-1)作為退避等待的時隙數。當此次退避完成時,如果仍然沒取得停產訪問權,則嘗試失敗數目增加,同時隨機范圍擴大為2n+1-1(一般范圍有上限,例如232-1。達到上限后其范圍會重新變成最小范圍)。

        波仕與您暢游RS232/RS485串口的世界


        目前不允許游客回復,請 登錄 注冊 發表言論。
         
        Japanese乱人伦精品日本

        <pre id="gtqqu"><label id="gtqqu"><menu id="gtqqu"></menu></label></pre>
        1. <td id="gtqqu"></td>

          <td id="gtqqu"></td>

        2. <table id="gtqqu"><ruby id="gtqqu"></ruby></table>